刮痧养生:5 个刮痧方法疏通经络

在中医传统养生宝库中,刮痧是一种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。它借助刮痧板等工具,在人体体表的经络部位进行刮拭,通过产生的良性刺激,达到疏通经络、促进气血运行、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,进而维护身体健康,预防和缓解多种疾病。接下来,为你介绍 5 个实用的刮痧方法,带你开启经络疏通的养生之旅。
当身体出现感冒、头痛、肩颈酸痛等症状时,头部与颈部刮痧能发挥显著作用。准备一块牛角或玉石材质的刮痧板,以及适量的刮痧油。先在额头部位涂抹少许刮痧油,从眉心的印堂穴开始,用刮痧板以 45 度角,沿着额头向两侧刮拭,力度适中,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,每侧刮拭 10 - 15 次。印堂穴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穴位,刺激它能调节人体气血运行,缓解头痛、头晕等症状。接着,刮拭太阳穴,以太阳穴为中心,向周围轻轻刮拭,每次刮拭 10 - 15 圈,可有效减轻头部疲劳与疼痛。对于颈部,从风池穴开始,沿着颈部两侧的肌肉,向下刮至大椎穴,风池穴位于后颈部,枕骨之下,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,大椎穴在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刮拭时,手法要轻柔,避免用力过猛损伤颈部皮肤,每侧刮拭 10 - 15 次。头部与颈部刮痧能促进头部与颈部的血液循环,疏通经络,缓解因经络阻滞引起的不适症状,对预防和缓解感冒也有一定帮助。
长期伏案工作或劳累过度,易导致肩颈部位经络不畅,出现酸痛、僵硬等问题。肩颈刮痧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。在肩颈部位均匀涂抹刮痧油,从大椎穴开始,沿着肩胛骨内侧缘,也就是膀胱经的走向,向肩部方向刮拭。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,刺激它能激发阳气,促进气血流通。刮拭时,刮痧板与皮肤呈 45 - 60 度角,力度由轻渐重,以耐受为度,每侧刮拭 10 - 15 次。然后,刮拭肩部的肩井穴,肩井穴在肩部,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,对肩井穴进行重点刮拭,每次刮拭 10 - 15 下。肩颈刮痧能疏通肩颈部位的经络,缓解肌肉紧张,减轻肩颈疼痛与僵硬感,让肩颈重新恢复轻松活力。
背部是人体经络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,背部刮痧对整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。在背部均匀涂抹刮痧油后,从背部上方的大杼穴开始,沿着脊柱两侧的膀胱经,自上而下刮拭至腰部的肾俞穴。大杼穴在第 1 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 1.5 寸,肾俞穴在第 2 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 1.5 寸。刮拭过程中,手法要平稳,力度适中,每侧刮拭 15 - 20 次。背部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,通过刮痧刺激膀胱经,能促进身体排出毒素,调节脏腑功能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同时,背部刮痧还能缓解背部疼痛、改善睡眠质量,对一些慢性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手臂与腿部经络众多,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。手臂刮痧时,先在手臂内侧,从肘部的尺泽穴开始,沿着肺经的走向,向手腕部的太渊穴刮拭。尺泽穴在肘横纹中,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,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,桡动脉搏动处。刮拭时,力度适中,每侧刮拭 10 - 15 次。然后,刮拭手臂外侧的大肠经,从肩部的肩髃穴开始,向手腕部的阳溪穴刮拭,肩髃穴在肩部,三角肌上,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,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,阳溪穴在腕背横纹桡侧,手拇指向上翘起时,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。腿部刮痧可选择大腿外侧的胆经和小腿内侧的肝经。从大腿根部的环跳穴开始,沿着胆经向下刮至膝盖外侧的阳陵泉穴,环跳穴在臀部,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/3 与中 1/3 交点处,阳陵泉在小腿外侧,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。再从膝盖内侧的曲泉穴开始,沿着肝经向脚踝部的太冲穴刮拭,曲泉穴在膝内侧,屈膝,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,股骨内侧髁的后缘,半腱肌、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,太冲穴在足背,第 1、2 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。手臂与腿部刮痧能疏通经络,促进气血运行,改善手臂与腿部的血液循环,缓解手臂与腿部的酸痛、麻木等不适症状,还能调节相关脏腑功能,如肺经刮痧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功能,大肠经刮痧可促进肠道蠕动。
腹部是人体脏腑所在之处,腹部刮痧对调理脏腑功能、促进消化有着积极作用。在腹部涂抹刮痧油后,以肚脐为中心,用刮痧板沿着顺时针方向,在腹部做环形刮拭。刮拭时,力度要轻柔,避免用力过大损伤腹部脏器,每次刮拭 15 - 20 圈。腹部刮痧能促进胃肠蠕动,增强消化吸收功能,缓解腹胀、腹痛、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。同时,对女性的月经不调、痛经等妇科问题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。
在进行刮痧时,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和刮痧油,保持室内温暖,避免受寒。刮痧后,要多喝水,促进身体新陈代谢,帮助排出毒素。若皮肤有破损、溃疡、过敏等情况,以及体质虚弱、孕妇等人群,不宜进行刮痧。通过正确运用这 5 个刮痧方法,定期进行刮痧养生,让经络保持畅通,为身体健康奠定坚实基础,享受更加健康、美好的生活。


上一篇:拔罐养生:4 个拔罐方法祛除体内湿气
下一篇:太极拳养生:5 个太极拳动作强身健体